过道算啥学区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3-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了抑制恶炒学区房的乱象,继北京市教委宣布“过道学区房”不能作为入学资格条件后,北京市建委近日会同规划国土委颁布新政,严控住宅平房一间擅自分割为多间的行为,并明令规定平房的“过道”在不动产登记中标注。

    新华网:恶炒学区房乱象离根治还有多远?

    什么是“过道学区房”?为什么它要被整治?据媒体报道,所谓“过道学区房”,是指不具备居住条件却有房产证的过道“零居”。因为卖家说能落户口,可以就近上学,于是成了中介力推的“学区房”。甚至一些平房的厕所也成为落户单位,以“学区房”名义进行买卖交易。这类奇葩“学区房”折射出学区房非理性交易的乱象。

    整治这类乱象的消息一出,有些家长拍手赞政策,而有些家长黯然神伤,毕竟曾经买个“过道”就能让孩子有个好学校去读。如今政策一出,变相堵住了他们的一丝希望。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出台的新规对热门学区的影响或很小,多校划片入学并不能缓解家长的择校焦虑。毕竟“过道学区房”十分特殊,也属个例,怎样治理整体学区房热才是关键。

    时下,房子并非用来单纯“居住”,其上绑缚着更多附加功能,学区便是其中之一。尽管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在不断扩大,但择校热却愈演愈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一些父母为了买一间无法居住的过道而豪掷成百上千万元。

    从去年至今,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为抑制学区房升温出台了政策。即便如此,不少地方的学区房价格依然上扬。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以北京地区为例。早在多年前,海淀房价神话就已被国人吐槽。时至今日,在名校扎堆的海淀,仍远高出北京四五环其他区域。高昂的价格门槛让优质教育资源明码标价,成了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与教育公平的理念背道而驰,自然也属于房价调控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

    然而,一纸限制令无法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在这场教育资源竞价拍卖的角逐中,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以相对公平的方式获得教育资源,方可终结学区房乱象,让房子不再是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筹码,进一步回归住所的本质。

    (作者于子茹,原载新华网,有删改)

    中国网:学区房背后,过道也成“受害者”

    近年来,随着“学区房”接二连三被爆出奇葩新闻,导致舆论再一次将目光集中在了教育资源分配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上。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一问题,在很多年前的“择校热”中就已经暴露出来,而当时为了给“择校热”降温,才提出了“学区房”这一概念。也正是由于这个概念的提出,才有了近日“10平米过道学区房喊价150万”的奇葩事件。由此可见,要解决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不能光从一个方面下手,既要医“头”,也要医“脚”。

    医“头”,就是要从源头给名校降温。近年来,不光是家长学生崇尚名校,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将目光聚焦到名校上。师资力量的外流让“瘦子越来越瘦”,相反,越来越多师资力量的聚集让“胖子越来越胖”。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从名校身上下功夫,既要缩小因学校“牌子”而带来的教师收入差距,又要防止名校借势“挖人”,进一步“胖下去”。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评优、冠名活动,给学校“瘦身”,逐渐弥合学校之间的“牌子”差距。

    医“脚”,就是要从政策的宣传、执行层面为名校衍生品去去火。过道、厨房、厕所等不具备居住功能的区域,依据北京市相关规定是不能够算作“学区房”的,也就是根本不能为子女入读名校获得“指标”,而多数家长却对此毫不知情,这反映出政策宣传没有做到位。同时,据中介透露,此前已经有同行通过这种“过道”获得了“名校指标”,这就折射出政府部门在审核过程中存在漏洞,给了一些人打擦边球的机会。因此,我们既要加强政策宣传,又要结合实际改良政策,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资源共享。

    当一个无法居住的“过道”都在名校光环之下“咸鱼翻身”,成为众人争相抢购的“香饽饽”时,“过道”也算是“躺枪”,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名校光环”。

    (作者萧可澜,原载中国网,有删改)

    中国青年报:明确政策有助遏制乱象

    “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如果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说: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这可能是近来最火的一个段子。学区房为何值钱,这个问题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毫无疑问,学区房问题不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而是教育和经济结合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金融投资品。既然是投资,就会有风险。学区房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过道学区房”的购买者当初就应该有心理准备。

    学区房概念缘于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该政策初衷是为了推动教育公平,避免“共建生”“条子生”等招生腐败,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为“拼娃”降温。如今的学区房热恐怕是政策制定者始料未及的,他们绝对无法想象,实践中会发生这样的结果。虽然免试就近入学相对于交纳赞助费、共建费以及背后的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择校变成了择房,要上好学校,几乎只有购买学区房这一条路。学区房价格一路涨上了天,优质教育资源似乎成了富裕阶层的特权,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不公平呢?

    按理说,伴随着经济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在不断扩大,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丰富。但是,择校热却愈演愈烈,以至于人们为了买一间无法居住的过道而豪掷成百上千万元。民众生活改善之后,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强烈了,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它也与中产阶级对子女教育的焦虑有关。然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此次,北京市教委明确“过道学区房”不具备入学资格,是一种主动作为、完善政策的表现,对于遏制学区房乱象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是,“过道学区房”毕竟只是极端案例,要实现学区房热的整体降温还需另谋良策。治本之策当然在于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大对薄弱校的支持力度,缩小校际差距。学校之间的差别没那么大了,家长没有择校的必要了,学区房热自然也就降温了。另外,应当承认不同人群对教育有不同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应当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为公办教育分流。

    不过,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现阶段为学区房降温不能靠等,更不能以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还未实现为由而不作为。必须不断完善入学政策,降低学区房的择校功能。正确理解“就近”的含义,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就近”不等于“最近”;继续推进“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的多校划片、随机摇号等措施;实施“六年一学位限制”等政策,遏制过度炒作、投机行为。此番北京市明确过道房不具备入学资格告诉我们:给学区房热降温,政府部门不是无能为力、无可作为的,政策还有完善空间,政策制定者还应继续努力。

    (作者李一陵,原载《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上一篇: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     下一篇:“挖门”查寝